给艺考生填报志愿的6条建议!
艺术类考生经历艺考之后,很快又面临着要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涉及到考生的择业方向,关系到考生的人生发展。所以,每个考生要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专业成绩以及所报专业的要求,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填报自己心仪的院校和喜爱的专业。为此,给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提出六点建议,仅供参考。 建议之一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 兴趣爱好是考生以后专业学习和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首要因素,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要再次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考生要扪心自问,我喜欢所报的艺术类专业吗?若非常喜欢,确有兴趣爱好,或有专业潜能,就不要犹豫;若不感兴趣,被迫学习,那就要慎重考虑,不要盲目选择。二要再次选择确认专业。有的考生有几个专业合格可供选择,也有的专业细分许多子专业,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细分为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等,考生要依据兴趣爱好,也要综合其它情况,将专业排序,依次填报。 建议之二 分析院校及专业录取规则填报志愿 不同的院校或不同的专业,在录取时对文化课和专业成绩有不同的要求,形成了不同的录取规则:一是,在文化课成绩达线的基础上,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有利于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二是,在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有利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考生。三是,在文化课成绩达线和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将两种成绩直接相加或各取一半相加形成综合分,再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相对来讲较适合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四是,在文化课成绩达线和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比例将两种成绩相加时,专业成绩所占比重大于文化课成绩,再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有利于专业成绩较好的考生。五是,在文化课成绩达线和专业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按比例将两种成绩相加时,文化课成绩所占的比重大于专业课成绩,再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方式,有利于文化课成绩好的考生。因此,考生必须全面了解所报学校和专业的录取规则,分析比较,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而作出最佳选择,择优填报志愿。 建议之三 依据各院校及专业招生计划人数填报志愿 艺术类院校及专业一般招生计划都较少。省外艺术类院校一般在我省招生计划大都在十几个或几十个,分到每个专业只有几个,最多十几个。省内艺术类院校招生计划虽然稍多些,但招的院校和专业少。所以,考生要依据所报院校及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成绩分析自己在所报院校及专业的排名,若在招生计划之内或在临界线上,可以选择填报。若排名较后,要慎重选择填报。对于排名不理想的考生,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报考招生计划较多、冷门的非知名的院校及专业,并填专业服从志愿。 建议之四 研究所报院校及专业录取分数范围填报志愿 一般来说,艺术类院校经过多年招生,每个专业录取分数大致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每个艺术类院校、每个专业录取分数范围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考生做到两点:一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所报考的艺术类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范围,最好了解近三年的专业录取最低分或平均分。二是要分析自己的分数填报所报院校及专业的把握性。现在艺术类是知分填报志愿,这给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了准确的分数,但仍要综合各方面情况,作出明智的选择,对于填报第一批次、第三批次校考本科专业的考生因为每个批次只设一个志愿,所以要十分慎重填报。对于填报第二批次、第五批次使用省统考专业成绩的本科专业的考生,因为采取“平行志愿”,所以填报志愿可以综合兴趣、成绩、专业等情况有梯度地填报。 建议之五 掌握艺术类专业具体要求填报志愿 考生要特别注意,有些艺术类专业,对考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一是,对科类有要求。艺术类专业有些只招文科考生,有些只招理科考生,有些文理考生兼收。二是,对单科成绩有要求。有些艺术类专业对单科文化课成绩有要求,如报考双语主持的对英语有要求;报考戏剧文学专业的对语文有要求;报考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对数学有要求,等等。三是,对身体条件有要求。艺术类专业除了要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外,有些专业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如有些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对身高有要求;有些院校的摄影专业对视力有要求;一定要注意看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准确了解所报专业的特殊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千万不能盲目填报,否则将会影响录取。 建议之六 了解艺术类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填报志愿 艺术类专业这几年发展很快,不可否认,有些院校盲目扩招,造成有些专业呈现饱和甚至过剩的现象,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新兴的艺术类专业应运而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据了解,艺术类中的传媒类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很好。 总之,艺术类志愿填报涉及面广,考虑因素多,所以,希望艺术类考生和家长要慎重地填报志愿,在反复分析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在仔细研究中寻求最优志愿,填报好志愿,实现上理想大学的愿望和目标。 《艺考必备文化课提分宝典》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用书,帮你顺利突破480分! 微信获取更多艺考政策
关注中国艺考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