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考-校考命题小品考察点解析
一、表演基础-放松与无实物
1、放松
表演艺考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表演专业时需要“解放天性”,这是指使学生处于一种不紧张、不害怕,自然放松的状态。一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取“动物模拟”的方案以达到“解放天性”的目的,而解放天性则是为了让学生在舞台上“当众孤独”。“当众孤独”是前苏联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学体系里的一个概念,大概说的是在舞台上、镜头前放松的一个状态。
以上种种“解放天性”,“动物模拟”,“当众孤独”等等都是为了“放松”二字,实在是因为初学者上台紧张的现象过于严重,许多学生紧张得不知道怎么说话,怎么走路,更有甚者紧张得手心冒汗、浑身发抖。
因此,“放松”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表演艺考不考察这个,但是如果这个基础不打好,则根本谈不上接受艺考的考察。
2、无实物
“无实物表演”是一个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思考与判断力的表演练习,通过对某一个行为的反复练习,达到用身体记住该行为的目的。比如《煎蛋》这个题目,就可以通过身体去记忆“煎蛋”这个行动,用以实现即使没有真实的鸡蛋、煎锅、灶台、厨房也能完成具有高还原度的“煎蛋”行动。
如今各大专业高校已经摒弃了“无实物表演”的教学方案,毕竟实物对于演员的刺激更充分、有效。但表演艺考对于“无实物表演”的考察还是会出现的,像北京联合大学的考核内容:命题表演,其范畴就包括了单人小品、双人小品以及单人无实物表演等等。而诸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则很少出现“无实物表演”,可因为表演校考的考场上无法预测随机命题可能会用到的道具,所以大多情况下表演考生都只能做无实物表演进行人物行动,“无实物表演”可以说是一个隐性考察点。
二、表演进阶-小品剧情结构
“小品剧情结构”不是表演校考中考官的考察点,毕竟它是由整个小品内的所有表演考生支撑起来的。除非这是个单人小品,否则无法因剧情结构上的精彩给某个考生加分。但单人小品的考察点也不仅仅在于剧情结构,而更重要的是分寸感、质感、重量感以及真实性和逻辑性。笔者有一位考上重庆大学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南京艺术学院初试表演时,就把单人小品《捕蝉》设计了特别多的精彩的展现环节。但是她自信满满的初试却并没有通过,其原因很可能就在于将表演的考察重点放错了。
小品结构虽然不是表演校考的考察要点,但是它确实是表演考生合理展现自身优势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考生天生比较幽默,有的考生更擅长哭戏,那么如何合理化展现给考官就是非常考究“小品剧情结构”的一件事。
三、表演高级-真实感与人物形象
1、真实感
“真实”是每一位演员都会不懈追求的境地,它也是表演艺考小品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其内涵不仅包括合理的行动逻辑,还包括自然的情绪表达。而“真实感”正是由敏锐的感受力、积极的观察力,经过理智、冷静的思考与判断力,以恰到好处的表现力展现。这也是我们表演学习经常提到的“七力四感”,还有如节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如“真实感”这么关键,各位考生可以自行了解“七力四感”,此处不再赘述。
2、人物形象
从字面意思上“七力四感”中的“形象感”已经涵盖了“人物形象”的含义。但“人物形象”中“人物”比“形象”更重要。如何在真实的基础上,将角色演活,将角色展现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其实就是要求考生突破“脸谱化”的表演。
“矛盾”是一个好方法。
考生可以考虑在经典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与其性格或身份相违背的元素。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人物创作手法,如果该手法应用得当,还可以造成剧情上的反转效果,为小品表演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如满口粗话、横行霸道的厨子发现自己做错,以后大大方方地道歉,如文文静静、唯唯诺诺的学生在背地里是一个喜好吐痰、满嘴脏话的人(详见往期文章《表演艺考小品<狭路相逢>A》),两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性格里的正反两面性是正好相反的两个人,宛若正反两极。
以上即是表演艺考生在小品表演在不同阶段要面临的问题,以及表演校考命题小品中考官考察占分较重的部分。
《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是针对包括美术、声乐、乐器、舞蹈、播音主持、编导等多个专业在内的艺术类考生参加高考的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教材。 《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目前支持的购买方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