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式一分为二 清远学子喜忧参半
记者获悉,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将出台的高考新政策,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引起了清远不少学生、家长、老师的关注,他们对此持何观点?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南方日报记者 黄剑琴
学生:报考高职院校就业或更容易
据了解,面向高职院校的高考,主要适用于中职、职中在读生,但不少普通高中毕业生也表示愿意参加。
旧城某中学高二的学生小万说,如果两类高考的文凭都一样得到社会承认,他更想报考高职院校。
据了解,小万在广州读完初中,由于户籍问题,转回清远读高中。
“现在的社会缺的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的人。”小万认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尽管有着比较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实操知识和经验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职业技能已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敲门砖”,“如果读大学,有文凭又有技术,读书的时候就能确认自己有对口的工作,心肯定会更踏实些,也会更努力学习。”小万说。在清远,有小万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而目前正在备战高考的小秋则更坚定自己要读普通高校,成为学术型人才。“虽然技能型的找工作容易,可是我觉得学术型的更适合我。”
也有学生表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考虑,如果实在考不上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校,会选择更适合当前社会的专业,报考高职院校。
家长:能否学到真本事还不受歧视才是关键
家住旧城的邱先生,儿子今年读高三,说到两种类型人才和两种高考模式,他坚决要求儿子读普通高校,甚至复读也没关系。他说,虽然有“一技傍身”好就业,但是总觉得孩子读高中上普通本科高校,这样才算“正规军”,而且读技术型的太辛苦了。
清新梁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初三,虽然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但他也非常关注新出台的高考政策。“这个新政策是好事,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不用挤独木桥,还可有其他选择,竞争也小了些。”但是他同时也担心,“因为现实生活中大家对高职校还是带点歧视性,有些地方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不准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户籍制度不让在大城市落户,职校毕业生最高只能升到高级技师,向工程师职称序列转,外语考试卡死你。”
邓先生的儿子在一所中职学校读酒店管理专业。听说高考将有两种模式,他说,如果这一改革真的在未来两年实行,一定要让儿子参加职业技术高考,对将来就业和参与竞争有帮助。
不过,邓先生也有自己的担心:“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本科院校改成职业教育学校,那还不如让孩子中职毕业后先工作,锻炼几年后再找渠道深造,没必要花很多钱,去换一个学不到手艺、只是一张纸的文凭。”
老师:升学和就业可更早结合
“很多学生读了高中三年,考上的也一样是技校。高中三年虽然说是让学生学得全面点,但是现在高中很多都是应试教育,一切也都是为高考,对那些高中毕业即出来工作的人作用不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乡镇中学罗老师表示,虽然对高考改革的两种模式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但她基本持赞同意见。
“我认为让学生有多一种选择是好事。而且社会上很多工作,技术要求要多一点。你说那些高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英语,对某些特定的职业能发挥多大作用?”罗老师说,事实上,她教过的很多高三学生,最后也是考上专B类学校,但有些基于各种原因最后选择不读的,这样高中三年还不如去读个中专,学得一技之长出到社会就业更容易些。
清远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露初最近比较关注这个话题。他认为,这是好事。“对于中职学生能继续升大学,这些学生的技能有保障、升学也有希望,那对招生有大作用。”陈露初说,现行的高考政策培养的理论型人才较多。事实上,目前社会更需要技能型的人才,而对于技能型的人才而言,很多诸如英语等一些科目实际用到的不多,如果非要全面学习就是浪费时间,不如集中钻研技能。
高考改革之后,将对中学和中专教育带来哪些改变?罗老师说,如果今后推行两种高考模式,中学教育将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中学除了必修课之外,还应该会出现种类繁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如果按照未来的高考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希望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也就是说,把“升学”和“就业”这两个以前分开的部分,通过高考改革结合到一起。
而陈露初预计,如果中专学生也能升高职院校,那么会有更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中专开始接受技能培训。他分析,目前清远很多读中专的孩子不外两类,一是成绩优秀但家里贫困的,读中专有一定的补贴,可解决学费问题;二是成绩不好,家长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到社会谋生的。高考模式改革之后,读中专也许不会再成为学生的无奈之举。
记者观察
两类人才社会地位或待遇相近才有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都通过“一张试卷”来选拔学生,分高的上本科院校,分低的上职业院校,很难体现出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差异。
而两种高考模式分开后,技能型高考将加强专业技能的考察,可能会改变当前所有大学都同一个标准办学的情况。
然而,有专业人士担忧,目前社会对于技能的重视程度还比较低,在整体的思想观念、社会待遇没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有多少学生会选择技术技能人才模式的高考会是一个问题。其次,职业教育中技能又该如何考核也是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新的高考政策要推广,家长转变观念很关键。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要读高中考大学才能有出路,他们不知道成功的路只有一条,但成才的路很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都能出人才。家长的观念没转变过来,而孩子对于选择怎样的路,主要还是听家里的意见,最后选了自己不喜欢的,要么走不下去,半途而废;要么压力大,很辛苦,学不好。
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时,要求“211”或“985”高校毕业。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先不说他的职业技能学得有多好,社会上很多人很直观的感觉就是,职业学院的分数低,毕业生素质肯定不如本科生。企业招工的这些偏好也体现了高校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只有高职毕业生能和学术型院校中毕业生一样,在社会地位、收入等方面享受同等或相近的待遇,将两种类型的高考分开才有意义。
另外,学术型人才是做学术研究的,技能型人才是做应用的,就业方向不同,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同,选拔和培养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开门快关门更快 清远台球馆路在何方?
3月19日,清远新城小市附近一家新台球馆正式开张,门口悬挂着“开张期间免费打球”字样的横幅,吸引着大批球友来打“免费球”。
当晚,全国斯诺克冠军、中央5台著名台球解说员—庞卫国来到清远旧城名仕台球休闲俱乐部与球友互动,在清远台球界引起不小轰动。
热闹之余,对于前者,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该台球室前身也是台球室,若是盘过来后在硬件与软件上较之以往没有大幅度提高,会不会重蹈覆辙?对于后者,业内人士也有疑惑:靠名人究竟能带动多少效应?长远而言,清远台球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台球作为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近十几年来,在清远经历曲折,不断有台球室新开,也不断有台球室倒闭。到目前为止,清远城区有大大小小的台球室三十余家(不包括街头台球)。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台球行业是前期投入大、回本慢的行业,台球室只有走中高档路线,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但目前清远没有群众基础,没有台球市场,都成为发展瓶颈。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推进,清远台球或迎来发展春天,但要冲开迷雾迎重生,仍然任重道远。
冰火两重天
3月20日晚上6时,在清远媒体上班的李生,下班后赶紧约上球友赶往常去的台球室。因为李生喜欢打斯诺克,而那家台球室只有一张斯诺克球桌,“得早点去,不然晚上八点多后人就很多了,就没有大台了。”
在李生看来,让自己贴钱打车也要去相对较远的台球室打球,关键一点是因为那边的老板热情,服务周到。正是因为这个老板服务态度好,所以一到晚上,该台球室就一桌难求。
“大台25元一小时,自己摆球。”吧台女孩冷冷地说。同样的时间,在另外一家台球室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六张小桌只有两桌人打,两台大桌则无人问津,显得非常冷清。游戏机的喧哗声远远盖过了台球的击打声。
“夏天的时候,地下室比较凉快,所以我们没事就来这里玩。”正在打球的男子说,这里的生意一般,经常来此打球,没见什么人。
旧城的一些台球室情况基本一致,生意较为冷清。一台球室老板说:“90后都上网去了,而喜欢打台球的80后很多都去外面打工了,一般过年时,台球室才会爆满。”
昔日辉煌
“现在打台球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一台球爱好者不禁感叹道。当年两个人打球,桌旁总是围满观众,如果进了个好球,掌声定会响起;哪个必进球没进,引来大伙喝倒彩,打球者便连称失误。
经常打台球的“球迷”老张说,十年前,清远台球业发展迅猛,从街上一两家杂货店门口放置一张台球桌,发展到后来一条街上就有四五家台球室。
在清远生活20多年的赵先生讲,台球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清远之后曾经风靡一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台球桌。由于娱乐性强、收费低廉,台球在当时是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自己没事经常和朋友去“打两杆”,有时候从晚上8时能打到第二天凌晨。看到这个行业能赚钱,又有人开了不少台球馆,“生意火时,一张球桌一天能挣30多元,但台球热仅维持了两三年。”
台球在清远重新热起来是2006年。老张说,当年,丁俊晖在英国斯诺克锦标赛上夺冠后,清远台球爱好者纷纷涌到台球室打球。生意好的时候,台球室从早上开门营业到晚上关门之前,从来就没离开过人,每天收入至少几百元。后来生意差了,经常去那家台球店于2010年关了门。
无言困惑
2013年5月19日晚,广东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台球竞赛清远地区选拔赛经过10天的激战,在清城区濠汇台球俱乐部鸣金收杆,清远选手徐君明获得斯诺克比赛冠军。
此次选拔赛共选出8名选手,他们在集中训练后代表清远市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台球竞赛斯诺克、花球、九球三个项目的比赛。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比赛为清远台球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承办此次赛事的清远濠汇台球俱乐部的设备与装修以及服务水平均代表着清远业内较高水准。但其停车难等问题困扰着不少球友。慢慢地,曾经以高档次定位的濠汇台球俱乐部,如今也已经过渡到了按中等档次的标准来收费。
位于新城嘉华大酒店背后的名仕台球城,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满台率不高,主要是做熟客的生意。从楼梯口悬挂的台球数字灯到二楼悬挂的巨幅潘晓婷画像、拥有一台1.8米长的专业熨斗和高级的VIP球杆柜、不断更新的台球基础设备到不断策划比赛和球友联欢活动、开设免费的台球初级培训班,无偿提供训练设备等等,都可以看出经营者的用心。但由于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实台球店老板也很痛苦。”有台球室老板坦承,台球消费每小时20元左右,对普通市民来说,价格有点贵,但对老板来说,又赚不了多少钱,归根结底是台球行业经营成本过高。
路在何方
经营着2家台球俱乐部的卢先生自1999年接触台球以来,一直关注着清远台球市场的发展,业余时间,他也撰写了一些相关帖文发表在清远网站论坛,受到球友关注。
在卢先生看来,要讨论清远台球发展,不得不提到原来开设在新城赢之城三楼的星牌台球俱乐部,其硬件属清远最高级别,球台全部为国内一线品牌“星牌”,场地环境比较宽阔舒适。该球城开设多年,但生意一直平平淡淡,最终也难逃倒闭的命运。现在球城位置变成了KTV场所。他认为赢之城购物广场管理之差和昂贵的租金都是导致它倒闭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开在旺区的动漫城里面现在也摆放了台球台,虽然使用的都是高档次球台“星牌”,却缺乏相应的服务,环境又吵杂,收费很便宜。可见台球只是动漫城里的副业,它们摆放台球桌无非是想多吸引点客源,让他们玩电游及一些需要充值的刺激性游戏。
卢先生总结,清远台球美式是主流,但群众基础薄弱,大部分消费者水平不高,因此对球台的档次和消费环境都要求比较低。这直接导致众多中低档次的台球城出现,行业收费一直上不去,服务跟不上。
“而能够接受高档次高收费的客源又相对有限,而且高档次的台球城对硬件设备与服务都要求非常高,能够什么要求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的球房不多。如今中低档次的台球城越来越多,因为收费低、投入少、回本快,但对整个清远球市的发展相当不利。”
卢先生直言,清远不缺娱乐消费群体,不缺高消费群体。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自然就没有人肯投资台球行业。“台球城只有走中高档路线,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台球行业是一种前期投入大、回本慢的行业。客户需要慢慢培养,慢慢积累,越往后收获越多。但当今社会谁都喜爱挣快钱,因此很少人愿意投资台球行业。”
谈及清远台球发展前景,卢生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台球在清远不会"死"掉,但暂时也看不到任何繁荣的希望”。
也有台球室老板认为,台球市场一度萧条正是其被低俗化的后果。其实爱好台球的人很多,只要让台球真正地高雅起来,还原其本色,它必然会受到热宠。“加强对台球赛事的宣传力度,主流媒体也应多关注台球发展,只有氛围起来了,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