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桥留学中心国际本科

2025艺术类考生报考指南+艺考生志愿填报卡,涵盖美术、音乐、舞蹈、传媒等2025版《零起点考大学》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丛书 用历年真题大数据2025最新艺考政策解读 教你从0到1做好艺术升学规划 艺考知识300问 聚焦艺


艺考大变革,2/3学生将被名校直接淘汰




来源: 时间:2023-12-26 浏览:

2024年起,艺考将面临几项重大改革:
 
一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理论、戏剧影视文学等,将直接根据高考成绩及综合素质择优录取;
 
二是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三是将艺术辅导职权收拢到高校,不再重度依赖校外辅导机构;
 
四是各大高校文化课分数占比提高、文化课分数线提高。
当然具体规则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罗列,简单来说就是:从今往后,艺考的“曲线救梦”路,塌了一半。
 
 
01
艺考难度↑↑名校分数线↓
 
艺考变难,这四个字说出来轻飘飘,很多人听到可能不会意识它的重量。
 
那我换个方式形容,改革前,2018年山东播音生源8381人,改革后,2022年山东播音生源2555人,减幅70%。生源断崖式锐减,代表了这门考试的重生式蜕变
 
对大多数艺术学生而言,这事坏到不行了。它正在陆续断送能以“高艺术专业分,低文化课分”进入国内顶级名校的机会,杀时间的大集训变成鸡肋,文化课占据秒杀一切的地位。
 
以国内艺考改革先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清华美院艺考初选合格生源数量从2022年的5000人,一下子降到了2023年的2000人。你可以理解为每年都有一万份求职简历一起发到Q企业求职,本来去年Q企业会筛出5000份比较好的简历并邀请你过来面试,但今年只挑2000份,剩下的人它看都不想看。
甚至清美“挑简历”的标准也变了,往年它只通过学生省级艺术统考的成绩由高到低去筛,分高者来,今年在省考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再考一门“文化综合素养测试”(考语文、数学和英语
 
要问清美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假如说以前是想要“艺术拔尖读书还行的学生”,那现在要的就是“读书拔尖艺术还行的学生”。
这么天花乱坠一通操作下来,清美成功地让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吨吨下降了一个档次:2022年清美(设计学类)北京校考合格线是497.5分,2023年瞬跌至421.5分。堪称“严进宽出”。
 
道理想必大家都能明白,那些一大堆将技能点全点在绘画能力而学习不怎么行的学生,今年根本都没资格进来考试,剩下的竞争对手厉害肯定是厉害,毕竟是全国的佼佼者,但能同时将艺术和文化课同时点满100分的小天才,在当今的艺考生群体中,真的是凤毛麟角,清美降分录取,预料之中吧。
02
艺考:勇者的退路
 
实际上论艺考的最初,乃至追溯到宋徽宗时期,宋徽宗虽然作为皇帝当的相当失败,但却非常精通绘画、擅长书法、工于诗词。他设立画学,相当于现在的美术专业学校,将入学考试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
 
一次,画学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考作画。
 
多数画家将题目重点锁定在“卖酒家”三字上,着笔刻画酒家的摆设,以小桥、流水、竹林作为陪衬。而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构思不同,他的画中根本没有酒家,他把酒家藏在了竹林深入,唯露一个酒帘,“露其要处而隐其全”,深得“竹锁”之意,独占鳌头。
借此我们得出个粗暴浅显的结论,绘画也是需要动脑子的
 
事实上,北宋的画家虽然是以画进学,但也不是啥都不懂的文盲,凡是被录取进入画院的画家,除了学习绘画,还兼习《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其他课程,激发画家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搞艺术的人同时要懂文化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就拿现在很多让观众被迫降智的影视剧来说,基本上都是电视上面刚播完剧,网络平台的官方账号就开始同步澄清,生怕观众跟着电视剧瞎学。
最近热剧《你的人间烟火》中男女主拿灭火器玩浪漫,是违法行为!
时间拨动到现代,为什么艺考对文化课的要求比高考低?很简单,一位舞蹈家每天要压多少次的腿,磨破多少双鞋;一位歌唱家凌晨5点就要起来吊嗓子;艺考生经历的魔鬼般训练过程,并不比半夜12点还在写复习题的小镇做题家要容易,高考是公平的,普通学生还会偏科,你不能强求艺考生是个全六边形天才。
 
但渐渐的,艺考存在的价值被艺考经济、升学压力和贫富差距扭曲。
 
“我学习差,但我可以花钱去学画画,曲线上一所好大学”
“29万包上北影中戏”
“艺考黑色产业链乱象”
 
艺考好的价值被淹没,黑色信息总是更加快速占据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
 
 
假设我们跳出考试-升学这种功利视角往外看,这世界真的的很奇怪。
 
之前我有次和学生聊天,恰好聊到她当年是走高考路线上的211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我夸她成绩不错啊,结果学生默默吐槽了一句:老师你不知道,我当年也报过艺考班想学画画,结果被那个机构退学了,说我文化课分太高别瞎折腾,乖乖回去学习……
 
为什么在人的固有印象里,艺考会与“学习差”做绑定?
 
怪谁呢?
 
 
03
艺考变革,筛选什么样的人才?
 
即使到如今,艺考拔高文化课分数已成定局。但我并不认为过去艺考生文化课分低的人,文化底蕴就一定低。爱观察自然,喜欢逛故宫、在颐和园写生、能画出人生哲理的小孩拥有他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
 
但从宏观角度来说,我支持提高艺考的文化课分数,支持以艺考“全国卷”代替校考“差异化考试”。
 
因为在现有艺考某些乱象扭曲的价值观下,黑暗之处不会告诉孩子们学艺术最重要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像康石石做了这么多年艺术留学,强调一万遍授人以渔的重要性,还是经常会遇到很多学生上来就问“老师,代做吗?”
 
 
当只有一个人走捷径的时候,那个人可能会感觉羞耻;但当十个里有九个人都在走捷径时,大家会认为这件事理所应当。
 
但它背离了“艺术家”这三个字。
 
《国语·周语》言:“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后世之人予艺术家最标准的称赞即“德艺双馨”。所谓艺考,应当是筛选出即有“艺术底蕴”又兼具“品德”的种子选手。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品德”“德行”“德性”的楷模。但放在现代语境中,艺考筛的是前者,不是后者。
 
就像央美原院长范迪安先生说的那样:“艺考培训不能只教技巧、只练技能,而应该培育艺术苗子的正确思想认识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素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艺术经典的文化意义,认识今天丰富的社会生活是艺术表达与创造的源头活水,从而培养起正确的社会观、文化观和艺术观。”
 
显然我们目前的艺考改革制度仍任重道远,很难严格培养出真正德艺双馨的艺术生出来,因为现在我们对艺考制度的期待仍然不以“择优”为标准,而是“择次”,就像上文康石石学生因为学习太好直接被艺考机构拒之门外一样,连学都不让学。而所谓“择次”,就是先淘汰掉不合格的选手,剩下的人再一起竞争。
 
可这也着实不能怪艺考,大环境的原因,艺术生群体基数越来越大,为了能够更快速更有效率地进行筛选,不免会把一些很有创造力但又不够卷,不够六边形全能的学生给率先淘汰掉。越是竞争激烈,大家就越不敢休息,只能像上了发条一样投入教育战斗中,从而失去了艺术设计学科该有的样子。
 
但艺术这门学科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和潜力的。
现在很多学生来找康石石做作品集,多少都会有“艺考应试思维”在,表达能力受限,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帮学生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立设计思维,或者努力先把学生歪掉的设计思维掰回来。再去培养审美意识
所以现如今的艺考生感觉到累的话,若有条件我会建议大家先停一停享受生活,哈佛大学一直有个传统,建议让他们的准大一学生先GAP一年出去游学,不要做个纯书呆子,要先懂得生活的美好。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考虑第二条路子,比如出国留学等等。
 
另,作为学生,擢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刻不容缓。
 


2024新版正式上市发售《艺术生文化课考前100天》

线上同步官方正版发售

淘宝网购买链接及二维码: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65913428771

淘宝网购买 复制淘口令-然后打开手机淘宝即可:
点击>长按>选择复制>复制  

【淘宝】https://m.tb.cn/h.5QbXsWG?tk=twwSWdf8TCZ CZ3457
「2024正版《艺术生文化课考前100天》新高考地区适用文科版理科版」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拼多多团购链接:

https://mobile.yangkeduo.com/goods.html?goods_id=442110789238


抖音购买二维码链接:


https://haohuo.jinritemai.com/ecommerce/trade/detail/index.html?id=3526250185837659726&origin_type=604


返回中国艺考网,查看更多>>


志愿填报智能系统

·上一篇:艺考生注意!这26所民办高校已转公办!
·下一篇: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有区别吗?
转载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