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桥留学中心国际本科

2025艺术类考生报考指南+艺考生志愿填报卡,涵盖美术、音乐、舞蹈、传媒等2025版《零起点考大学》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丛书 用历年真题大数据2025最新艺考政策解读 教你从0到1做好艺术升学规划 艺考知识300问 聚焦艺


争议中的艺术数字化:颠覆了很多人对艺术的认知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3-11 浏览:

争议中的艺术数字化:

颠覆了很多人对艺术的认知

一边是各省艺考人数骤减,一边是艺术类专业可能扩招,特别是随着数字化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各大艺术院校新增的数字化、智能影像等相关艺术专业,可以说颠覆了很多人对艺术的认知,引起艺考生们的很大的兴趣。

 

那么,数字化给艺术带来了什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又有哪些院校值得考生们重点关注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艺术的数字化
早已来到我们身边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1月30日15点30分,因主演赛车动作片《速度与激情》声名大噪的影星保罗·沃克(Paul Walker)在洛杉矶一起车祸中身亡,年仅40岁。

 

 

保罗·沃克的逝世,让尚未完成拍摄的《速度与激情7》被迫暂停,直到2014年4月《速度与激情7》才恢复拍摄,保罗·沃克未完成的戏份由他的两位弟弟担当替身,并以电脑成像的方式构成保罗·沃克的体魄、脸和声音。

 

保罗·沃克以“数字化”的形态完美复活”了!这是《速度与激情7》上映后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智能影像、艺术数字化的魅力!

 

类似的打造影视级数字替身技术在影视中的运用还有很多,比如特型演员的虚拟化演出、真人无法完成的危险或高难度镜头,也有像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中国电影特效美术人才培养”项目中,鲁迅美术学院侯宋中夏团队通过Zbrush手动雕刻毛孔、皱纹及毛发,结合动作捕捉技术,打造出影视级数字人等等。

 

除了打造影视数字人,数字技术还能实现交互式虚拟偶像的打造,像如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歌手,其形象建模就是依赖影视特效的骨骼绑定与表情捕捉技术,应运艺术数字化的交互逻辑,也实现了演出中的实时光影渲染与生成式AI。

 

又如电影《流浪地球2》中使用的虚拟预演技术,将分镜脚本转化为可交互的3D场景,导演可在虚拟空间中调整摄像机运动与特效节奏,实现了技术测试与艺术构思的同步;

 

而更早的电影《阿凡达:水之道》则利用水下动作捕捉与面部表情AI算法,精准还原纳美人的生物特征,通过数字艺术表达构建了具有诗意的生态美学系统;

 

2024年火爆全网、获奖无数的《黑神话:悟空》,其游戏过场动画采用电影级特效流程,将场景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数字化笔触,在虚实交织中重新诠释了东方神话等等,艺术的数字化早已来到了我们身边。

 

 艺术的数字化
在争议声中前行

 

跟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带来争议一样,艺术的数字化同样在争议声中前行、发展状大。

 

比如伦理争议便是艺术数字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这一技术既然能复活《速度与激情》中保罗·沃克,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虚假影像传播,这让行业伦理规范的建立提上了议事日程。

 

再就是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比如AI绘制的分镜脚本的著作权到底属于谁,目前尚未明确,这也是需要各方深思并纳入规范的,毕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作者的权益。

 

不过,存在即合理。在先发展再规范的指导理念下,艺术的数字化还会获得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能看到、体验到艺术数字化的魅力。

 

如今,艺术的数字化已从影视、游戏等领域延伸到了公共艺术领域。比如国内的BaseFX公司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科幻艺术工作室”,将电影特效流程应用于公共艺术装置设计,推动了技术资源向当代艺术领域的渗透。

 

随着技术融合到新的场景,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将影视特效的3D扫描与艺术数字化的实时神经渲染结合,可构建出超写实的虚拟博物馆,像三星堆文物数字重生一样带给人震撼的感受。

 

在未来,也可能会通过脑电波捕捉技术,将观众情绪数据实时反馈到特效系统,动态调整影片色调或叙事节奏,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观影体验等等,是不是很奇特呢?

 

艺术的数字化,已经模糊了技术工具与艺术本体的边界。未来,当影视特效工程师与数字艺术家们共享同一套算法语言时,虚拟与现实的交织,无疑将迸发出更加震撼的创造力。

 

     多所院校开设
艺术数字化相关专业

 

在《扩招2万人!这些大学新增艺术类专业有望今年招生》一文中,我们提到新增开设艺术数字化相关专业的双一流院校,有中央戏剧学院的数字戏剧,上海戏剧学院的数字演艺设计、智能影像创制,中国传媒大学的智能影像艺术,北京电影学院的虚拟空间艺术等。

 

那么这些专业都主要开设有哪些课程呢?好不好就业呢?

 

既然是数字化艺术专业,那么肯定既要懂数字化、又要懂艺术,这是必须的,也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的的数字戏剧,在本科阶段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方面的数字戏剧导论、戏剧人工智能基础、传统戏剧数字化等,涉及到元宇宙、虚拟制片、AI在剧本生成、角色设计、观众互动中的应用逻辑,以及戏曲动作的捕捉、京剧脸谱三维建模等等知识;

 

在技术实践课程方面,包括数字空间交互设计、三维引擎与艺术设计、智能舞台技术,以及跨学科整合的数字演员与动作捕捉、数字文化制度与版权管理、线上演播技术等。

 

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设计专业则要求学生掌握Unity引擎开发、AI灯光控制系统等智能舞台系统设计,智能影像创制则要求学生AI辅助创作、针对Deepfake技术开展“数字替身权属边界”辩论,以及实时影视合成实验等。

 

中国传媒大学的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技术方面的计算机视觉、智能影像处理等,艺术创作方面的未来影像设计、XR虚拟制片等,以及跨界融合的数据可视化叙事等等。

 

艺术的数字化不是颠覆艺术,而是对艺术的拓展,当《茶馆》里的茶客变成可交互的虚拟形象,老舍笔下的人性洞察反而因技术加持更具穿透力。

 

正因为如此,这些数字化的艺术专业,毕业后根本不用愁工作!即可以去腾讯影业、爱奇艺等大厂影视部的AI影视基地,年薪30万的起步不要太香;也可以去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同样的高薪诱人。像华为的“光场拍摄技术”、字节跳动的“虚拟主播”等等,都需要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人才。

 

2025新版发售《零起点考大学》
线上同步官方正版发售

【购买咨询】: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877-5621

手机/微信15101606290 (朱老师)

淘宝网购买链接:
http://e.tb.cn/h.gDdGeQVrtdMoXBp?tk=VYod3m8pOn9 CZ3458 


淘宝淘口令 :点击>长按>选择复制>复制  

【淘宝】7天无理由退货 https://e.tb.cn/h.TrB7HMaUfA83VAP?tk=qL83eirw28R CZ007 「2025版《零起点考大学》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教材 用历年真题大数据为艺考生量身打造的文化课提分方案文科全套选科语数英政史地」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微信小店】2025版零起点考大学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教材 用历年真题大数据为艺考生量身打造的文化课提分方案文科全套语数英政史地

https://store.weixin.qq.com/shop/a/Vf3MCoRRnPCJ59D

 


返回中国艺考网,查看更多>>


志愿填报智能系统

·上一篇:艺考文化课逆袭指南,纯干货不忽悠!
·下一篇:改革新方向,艺考信息差!2026届艺考会更难吗?美术生该如何提前布局?
转载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