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届艺考生注意!这些211大学退出艺术招生,876个专业被砍,艺术生该何去何从!
2025年艺考圈的“撤专业潮”已汹涌而至。多所211高校密集官宣停招或撤销艺术类专业,其中不乏直接清空所有艺术专业、彻底退出赛道的院校,这场变革正重塑艺术教育的版图。
一、名单曝光:这些211高校正在“砍掉”艺术专业
近期各高校发布的2025年招生调整公示显示,艺术类专业成为本轮撤并的重点领域。
- 彻底退出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次性撤销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艺术类专业,2025年招生清单中已无艺术专业踪迹,正式告别艺术类本科教育。
- 大幅缩减型:同济大学停招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3个设计类专业;西南交通大学拟撤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绘画、环境设计已先后停招;四川大学撤销动画、音乐学、表演等专业。
- 批量调整型:湖南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211高校均在2025年拟撤销专业公示中列入艺术类专业,就连中央音乐学院也暂停了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等3个招考方向的本科招生。
据统计,过去10年全国已有87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被撤销,在所有学科门类中排名第四,而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二、数据揭示:3大核心原因引爆“撤专业潮”
这场变革并非偶然,政策导向与市场反馈的双重作用下,艺术类专业的“大洗牌”已成必然。
1. 政策硬性要求:2023年《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发展的专业。2024年教育部进一步要求,连续五年停招且无在校学生的专业原则上必须撤销,这直接推动了一批“僵尸专业”退出。
2. 就业数据亮红灯:《麦可思-中国2018-2022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近五年绘画专业5次上榜红牌专业,音乐表演4次上榜。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绿牌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就业率约为94.8%,供需差异极为显著。更值得关注的是,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等传统专业中,能力普通的毕业生作品易被AI替代,进一步挤压就业空间。
3. 高校回归主业需求:非艺术类强校的艺术专业往往与核心学科体系脱节。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其艺术类专业与能源、工程为主的优势学科格格不入,撤销非核心专业成为集中资源发展特色的必然选择。
三、趋势预判:艺术生报考该盯紧这些方向
高校撤专业并非否定艺术教育价值,而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考生而言,以下趋势值得重点关注:
- 交叉专业成新风口:撤销传统专业的高校多在布局新方向,同济大学新增艺术设计学推动“艺工交叉”,中南大学停招传统设计专业后开设艺术与科技,西南交通大将专业方向转向交通领域的数字媒体艺术。2024年全国新增艺术类专业229个,艺术与科技、文化遗产等交叉领域占比显著提升。
- 专业实力比学校头衔更重要:未来报考需重点考察专业办学历史、师资力量与行业联系,避免选择与高校主业差异过大的“凑数专业”,这类专业更易出现在下一轮调整名单中。
- 特色院校优势凸显:尽管部分综合类高校退出,但专业艺术类院校仍在优化发展,湖北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通过撤销小众专业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
这场“撤专业潮”本质是艺术教育的“提质升级”。对艺术生而言,与其纠结于院校是否为211,不如聚焦自身能力与专业趋势的匹配度——毕竟在AI与市场的双重检验下,真正具备跨界思维与核心技能的艺术人才,永远有广阔舞台。
2026新版《全国艺术生大学生涯规划指南》就是你的“生涯导航图”!
从大一到大四,从专业到就业,全部帮你安排明白。全国唯一一本准对艺术生的书籍
【淘宝网购买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56217751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