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6升学新规:艺考、综评、保送等4类路径调整
教育部在通知里特别明确了保送生必须经过考核,并且奥赛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获奖学科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
艺术类专业招生:
公平性升级,文化课+专业双过硬才稳妥
艺术类依旧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成绩看高考,专业成绩看省统考(联考)或校考。
但是今年的核心变化集中在考试公平性管控上,力度空前!
评委管理再上"双保险":参与省级统考、校考的评委全部纳入专家库进行统一使用管理。一旦发现评委存在可能影响考试招生公平公正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并纳入“黑名单”,相关人员不得再承担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校考评委工作。
原则上邀请校外评委比例应达到一半以上,降低考生与评委勾连风险。同时高校严格落实考评人员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以及考生、考场、评委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
考前辅导全面禁令: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相关高校及其内设学院(系、部等)、教职工不得组织、参与或自行开展相关考前辅导、应试培训。想靠"内部渠道"提分的念头可以彻底打消了。
备考提示:文化成绩别再"躺平",专业训练要靠真本事,选择正规培训机构,远离任何声称"有评委资源"的骗局。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门槛提高,文化课要求分层划线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依旧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专业测试实施全国统考,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组织的相关体育专项考试。从招生项目到录取分数都有明确红线,2026年是过渡关键年,2027年门槛还将再提升!主要有4个方面的要求。
合理确定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要求高校要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范围内,按照教育部评估确定的项目,根据本校运动队建设规划,合理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各项目招生计划。高校运动队年度招生计划原则上控制在学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以内。
严格报名及资格审核。2026年,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可报考相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2027年起,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报考。高校要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重点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
文化课成绩录取有要求。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80%。
录取专业有区分。在录取考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考生,可录取至对应的普通专业;其余考生限定录取至体育学类专业。
保送生工作
考核不能"走过场",专业范围严限定
保送生不再是"免考躺进",从考核形式到专业选择都有严格约束,特别是奥赛和外国语中学保送生,限制更明确!
高校可按照招生政策规定从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的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线下考核成硬性要求。要求有关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严格制定保送生考试工作方案,精心设置保送生考核内容及录取标准,不得简单以提交材料审核代替线下考核。
奥赛保送"专岗专用"。为更好服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学生获奖的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
外国语中学保送"小语种倾斜"。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招收少量英语专业保送生外,其余高校均应安排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专业招收保送生,且相关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小语种以外的专业。且整体招生要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综合评价招生:
告别"捷径"思维,重质重量强规范
综合评价招生目前在部分地区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很多家长眼中的"高考捷径",本次《通知》文件首次对综合评价招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范。"躺赢"时代彻底结束!
招生专业有导向。要求高校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安排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以及高校优势特色发展的“冷门绝学”、一流学科专业开展招生。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属地内试点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专业进行审核备案。
建立试点评估机制,不合格及时退出。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指导属地内试点高校做好综合评价招生工作,认真核定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办法。要建立试点成效评估机制,对于选拔培养质量不高的试点高校,及时调整退出。
考核重心转移,淡化学科竞赛导向。要求高校进一步强化考生报名、考试组织、试题命制、招生录取等各环节、全流程规范管理。明确试点高校原则上在高考后组织开展考核测试,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淡化学科竞赛导向。鼓励有关高校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优化对高考各科成绩的使用。
最后划重点:2026年特殊类型招生的核心逻辑是"提质+公平",无论是艺体生、保送生还是综合评价考生,文化成绩都是底线,专业能力是核心,规范备考是关键。家长们一定要对照新规梳理目标路径,避开违规培训、专业错配等雷区,考生更要沉下心夯实基础,用硬实力说话!
推荐阅读:
2026届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教材全国通用文科理科全套《艺术生文化课考前100天》
2026版《零起点考大学》用历年真题大数据为艺考生量身打造的文化课提分方案
2026版即兴评述押题宝典最新热点话题经典评论 最新热点事件 即兴评述必备
2026届中传文史哲红宝书240个考点+APP题库文史哲3600道题+考情分析2025真题解析课文史哲初试三年真题卷思维导图提分组合
2026新版《全国美术生校考报考指南》本书收录2024年有组织校考且经批准可在2025年组织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的全国所有高校